邯郸玛丽亚妇儿医院儿童生长中心提示家长:身高管理误区要注意!
在实际生活中,家长们存在大量的身高管理误区,比如认为父母高,孩子一定高或者是父母长不高,孩子也就这样了,或者认为孩子多吃多睡多运动就长高了,孩子现在是晚长,以后就好了等等……
不管理、错管理、晚管理,已经成为导致孩子身高偏低的主要因素。
"等等看"的想法,风险有多大?
最大的风险在于:
把"矮小症"误当"晚长":如果孩子其实是生长激素缺乏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特发性矮小或其他慢性疾病导致的矮小,盲目等待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窗口。
骨龄不等人:
医生判断孩子还能不能长、还能长多少,关键要看骨龄(骨骼的实际成熟年龄),而不是孩子的实际年龄。如果骨龄已经很大,骨骺线接近闭合,那真的就"没多少空间"可以长了。等孩子明显发育了(比如女孩来月经、男孩变声)再去看,往往就太迟了。
4岁以后,自然追赶希望渺茫
研究显示,大部分生长迟缓的孩子,在4岁以后很难实现自发的、明显的追赶生长。指望孩子"一夜蹿高",可能性真的很小。。
抓住暑假追高黄金期?中西医结合助长高
PART 01居家身高管理
(1)每月身高监测:用固定墙面 + 卷尺测量,做好记录,绘制生长曲线。
(2)营养黄金组合:保证奶制品、优质蛋白(肉蛋鱼)、维生素D及钙的摄入,杜绝高糖饮料。
(3)纵向运动指南:每天运动30-60分钟,优选跳绳、篮球、游泳等纵向运动。
(4)睡眠黄金时段:学龄儿童22点前入睡,确保23:00-1:00深度睡眠(生长激素分泌高峰)。
孩子的身高增长,就像一趟单程列车,错过了关键站,就难有回头路。 那些焦虑和犹豫,我们感同身受,但更希望您能将它化为行动力??与其在担忧中等待,不如早一点寻求科学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