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样一群孩子
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星球
却能用画笔描绘整个宇宙
他们对声音格外敏感
却在音乐中找到了专属密码
他们的语言发育稍显迟缓
却能用行动传递真挚情感
……
这些被称为“星星的孩子”的孤独症儿童
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世界对话
今天,让我们来走进这群孩子
什么是自闭症
自闭症(孤独症谱系障碍,ASD)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差异,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、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。
-不是心理疾病:它和抑郁症、焦虑症等心理问题无关,而是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神经连接方式。
-不是智力缺陷:约70%的自闭症儿童智力正常,部分甚至在某些领域(如记忆、绘画、计算)表现突出。
-终身存在但可改善:虽然无法“治愈”,但科学的干预能显著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与生活质量。
自闭症的表现
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社交、语言和行为三个方面。以下是一些典型表现:
★社交沟通困难
自闭症儿童通常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意愿,不愿与同龄人交流,通常不会回应他人的呼唤,也很少和他人进行眼神接触。他们可能对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反应冷淡,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。
★语言沟通障碍
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育可能比同龄人晚,或者语言表达方式异常。例如,有些孩子会不断重复同一句话,或只能使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需求,而不善于与他人进行对话和交流。
★重复刻板行为
自闭症儿童常会表现出某种刻板、重复性的行为模式,比如重复拍手、旋转身体、排列物品等。如果这些行为被打断,他们会感到极大的不安。此外,他们通常对环境中的小变化非常敏感,例如物品的摆放位置被改变会引发情绪波动。
★对特定兴趣的沉迷
自闭症儿童往往对某些特定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,例如迷恋旋转的风扇对特定的声音非常敏感,甚至对某种颜色的物品格外执着。他们通常很难对其他新事物产生兴趣。
如何早期识别自闭症?
孤独症儿童早期典型行为表现为“五不(少)”行为:
?? 不 (少)看:患儿不与他人对视或对视少;
?? 不(少)应:听力正常,但呼之不理或理会少;
?? 不(少)指:不用或少用手指指物;
?? 不(少)语:言语发育迟缓,不用或少用语言进行交流;
?? 不当:不恰当地使用物品或玩弄玩具,言语倒退或异常;
此外,以下这些行为学特征也能帮助我们早期识别:
一、正常发展里程的缺失
1. 避免或不保持眼神接触;
2. 9月龄时对名字没有反应;
3. 9月龄时面部表情缺少;
4. 很少与照顾者分享快乐;
5. 12月龄时不能玩简单的互动游戏;
6. 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手势;
7. 不与他人分享兴趣;
8. 很少或不模仿别人或不假扮;
9. 18月龄时,不能指给照顾者看有趣的东西;
二、异常行为的出现
1.将玩具按特定顺序排列,当顺序被打乱或改变时就会感到不安;
2. 使用重复的单词和短语;
3. 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动其手指、手或身体(如弹手指、拍手、身体摇晃、自我转圈等);
4. 对特定的对象表现出过度的兴趣;
5. 对某些物体有不寻常的强迫的兴趣和依恋;
6. 对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反应(如对衣服的标签很烦躁、避免食用某些质地的食物);
7. 对不寻常的感官刺激有强烈的兴趣和寻求(如对着某些灯光过度眯眼或拍手摩擦特定的纹理,舔或闻物体);
科学干预:家庭与医院如何配合?
自闭症干预没有“万能方案”,需根据孩子特点量身定制。以下是经研究验证的有效方法:
1、家庭干预黄金法则
-跟随兴趣:若孩子喜欢转车轮,可边转边教“转、快、停”等词汇,而非强行阻止。
-视觉提示:用图片、流程图替代口头指令(如将“刷牙五步”制成漫画贴在镜子旁)。
-生活教学:超市购物时教孩子认识蔬果,公园玩耍时学习排队、轮流。
2、专业康复技术
-应用行为分析(ABA):通过正向强化训练基本生活技能(如如厕、穿衣)。
-地板时光(Floortime):以孩子兴趣为导向,在游戏中发展情感互动能力 。
-感觉统合训练:通过滑梯、蹦床等设备改善感官过敏问题。
3、中医结合疗法
-推拿调理:针对自闭症儿童常见的脾胃虚弱(挑食、便秘)进行穴位按摩。
-音乐疗法:利用节奏刺激语言发展,部分孩子在音乐课上说出第一个词语
-耳穴压豆:通过刺激耳部穴位缓解焦虑、多动症状
专家提醒
自闭症孩子的成长或许像蜗牛散步,但沿途的风景同样值得珍惜。早一天干预,就多一分希望;多一份理解,就少一层隔阂。愿每个“星星的孩子”都能在科学指引与社会关爱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。自闭症干预没有“万能方案”,需根据孩子特点量身定制。